當我們「做白日夢」時,大腦的很大一部分區域都會被激活!

當我們「做白日夢」時,大腦的很大一部分區域都會被激活!

前幾天,NHK 特別節目《人體:大腦真神奇!靈感與記憶的真正本質》播出,借助尖端神經科學,他們介紹了「大腦的全新觀點」。

令人驚訝的是,當我們「做白日夢」時,我們的大腦不會也做白日夢而停止運作;相反,大腦的很大一部分區域會被激活,並進入一種被稱為「預設模式網路」的狀態。

當我們研究大腦在產生想法時的狀態時,我們會發現大腦的許多區域同時被啟動。


他還說,為了使大腦更接近大片區域同時活躍的狀態,可以“發呆”,透過“發呆”,我們可以無意識地將散佈在大腦各處的“記憶碎片”連接起來,這可能會帶來“靈感”。

有趣的是,當你神遊物外的時候,靈感更容易湧現。
但仔細想想,當我忙於家務或工作時,我感覺自己太專注於手邊要做的事情,以至於沒有時間去思考任何新的事情。
另一方面,你是否曾經在與工作完全無關的情況下,例如在休息日放鬆或悠閒地用餐時,想到過新的工作創意?

這首歌的策劃和製作目的就是為了「放鬆身心」和激活大腦!

當你「做白日夢」時,你的大腦處於「活躍」狀態!

為什麼不嘗試用有助於放鬆的療癒音樂來提高大腦效率呢?

醫學專家推薦的音樂,可以保護你的大腦免受現代社會刺激。

一位忙於處理大量事務的商人,或是一位忙於打掃、洗衣服和照顧孩子的家庭主婦。

目前,大多數人都在努力充分發揮大腦潛能,以提高效率。
但長期忙碌對大腦非常不利。

就大腦效率而言,最近的研究表明,當你讓思緒遊離時,大腦的活躍度比你全力使用大腦時高出約 15 倍。

這張專輯是在一位醫學博士的指導下製作的,以舒緩的節奏、柔和的音調和一絲熱帶風情為特色。何不在日常生活中抽出一些時間,一邊聆聽音樂一邊放鬆身心,活化大腦呢?

導師:西田正典(精神科醫生,醫學博士)

他是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助理教授、自治醫科大學的講師、精神科醫生,也是註冊睡眠醫學醫師。他曾擔任哈佛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的訪問學者,目前是早稻田大學體育科學部的副教授。
他發表了大量關於大腦和睡眠研究的學術論文,這些研究旨在改善大腦功能和表現。他的著作包括《模糊的大腦》(飛鳥新社)、《擺脫昨日疲勞時該讀的書》、《休息的藝術》(大和書房)和《不恐慌的藝術》(PHP文庫)。

音樂/光弘

1985年畢業於國立音樂大學作曲系。曾是環境音樂製作團體 Biosic Music Laboratory 的成員,1991年創立了長野音樂實驗室。
他畢生致力於營造更好的聲音環境,其工作就是「安排」、「引導」和「利用」聲音來塑造環境。
在國際航班上,它擁有自己的音訊頻道,提供音樂,讓長途飛行更加舒適。
他也探索自然與音樂之間的聯繫,並透過文字表達了他從這個視角出發的創作方法。